延續公園綠帶
讓建築融入地景之中

電影中心位於水湳經貿園區,園區以有「台中之肺」著稱的中央公園「清翠園」為規劃軸心,並以其蜿蜒的邊界規劃出五大專用區,而電影中心正是座落於中央公園的一隅。因此,建築設計以延續清翠園綠帶為核心策略,以謙卑的姿態回應環境涵構,刻意將建築高度量體降低,並讓綠意延伸至屋頂,鳥瞰時,建築體宛如綠帶軸線上的一座小丘,安靜地融入地景之中。

由大地孕育而生的地景式建築,搭配以複合式金屬板牆面錯位與拼貼所型塑的垂直量體意象,象徵著臺灣影視文化富厚的底蘊如同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。建築構成的靈感來自於蒙太奇 (montage) 手法的啟發,加上彷若螢幕的建築側立面,搭配膠捲般的建築體與曲牆詮釋影片的流動感;而建築正立面的帶狀曲線LED螢幕牆如電影膠捲般延伸到屋頂,營造出城市裡的大型動態櫥窗,即時傳遞影視文化資訊。

由大地孕育而生的地景式建築,搭配以複合式金屬板牆面錯位與拼貼所型塑的垂直量體意象

打造放映展演與典藏的平台

「中臺灣電影中心」的誕生,是希望成為影視產業展演平臺與推廣基地。然而,在建築設計過程中,業主幾經調整定位,最後拍板定案電影中心涵括「電影放映」、「展演」與「多功能劇場」以及商業空間設施。

地景式建築的構想決定了建築的量體與空間構成。一樓大廳通透挑高的空間尺度,不僅容納熙來攘往的人群,還可舉辦如首映會、發表會或影展等不同形式的活動;大廳串連通往二樓的室內階梯,也是連接「台灣智慧營運塔」的穿廊。確立影廳設備與格局需求後,特意將影廳設置在四樓,並規劃出模矩化的空間架構,打造每座影廳都擁有自四樓進場,三樓散場的流暢進出路徑,以及獨立的垂直動線連接至一樓空間。

多層次的地景
創造多樣的開放空間

地景式建築所型塑的多層次開放空間,可同時涵納多項活動的發生。從建築端點圍塑出內聚式廣場,順著階梯平台引導,串連二樓售票處、影廳電梯入口與屋頂廣場。此外,寛闊的階梯兼具戶外活動展演的座位與休憩的機能,地景式屋頂則是大型活動與露天電影放映的絕佳場域,民眾漫步其中也能眺望四周景緻。

寛闊的階梯兼具戶外活動展演的座位與休憩的機能